“代办医保”、“养生保健” 、“药到病除”“高额回报” 近年来 养老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为了守好老年人的钱袋子,请收好这本防诈指南!
套路1:以成为养老会员、投资养老产业为名义的骗局
一家名为“天地自然”的养老机构,号称要打造成江西一流的标杆养老企业,仅仅运营了两年多时间,就招募了几千名会员。可就在一夜之间,这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就卷款跑路、人间蒸发了,老人们的钱也都打了水漂。
【老铁提醒】经常有骗子打着“提供养老服务”的旗号,以投资养老公寓、养老庄园或其他养老项目为名,承诺给予高额回报、或提供养老服务,吸引老年人缴纳会费或者保证金,其本质其实都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时机一到立刻跑路。
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提醒家中的老年人加强防范意识,特别要警惕“高额回报”这种关键字眼,远离非法集资诱惑。
套路2:以出售神药、药到病除为噱头的骗局
2018年,李某租用从网上购买老年客户资料,订做抽奖卡,购进地龙蛋白、金蝉花等廉价保健品,伪装专家身份向老年人推销所谓具有抗肿瘤等功效的保健品。在寄送的保健品中放置全部为一等奖的抽奖卡,以中奖的名义向客户寄送仿制的名贵奖品,再以收取保价费、帮助销售奖品、收取报名费、所得税等名义,通过快递代收货款的方式实施诈骗。前后骗得三百多名老年人66万余元。
【老铁提醒】一些骗子会瞄准老年人渴望健康、贪图便宜的心理,通过赠送礼品、嘘寒问暖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任,然后开始推销所谓的“特效药”“保健品”,其实都是功效寥寥的假冒伪劣产品,对身体健康毫无帮助。要时常引导家中老年人树立科学医疗理念,病痛时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切勿相信所谓的“药到病除”“百病不侵”,贻误治病良机。
套路3:以冒充公检法等公务人员为手段的骗局
2022年,广州市一位八旬老人接到电话,称其“涉嫌违法”要求配合公安部门调查。老人打开对方发送的链接,看到了自己的“通缉令”。为了向对方证明所谓的资金来源合法性,老人将所有的存款共五百多万元归集到一张银行卡内,并开通了手机银行等业务,距离转账只差最后一步了,多亏民警及时上门制止,才避免悲剧发生。
【老铁提醒】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网络通知涉案人员转账汇款,若接到类似电话,心存疑惑时,可以到附近的公安机关了解情况,切勿轻易转账汇款或者透露个人信息。
套路4:以代办社保 、医保为名目的骗局
2015年1月,林某对刘某称,可以帮助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社会养老保险。为此,在2015年1月至10月期间,刘某收取丘某等13人共计人民币67.5万元交给林某,用于办理上述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随后,林某通过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向社保局递交虚假材料为上述人员申请办理养老保险。后林某明知无法办理养老保险,仍拒不归还款项,直到2016年1月才陆续退回刘某共计21.5万元,但剩余的46万元均被用于赌博及挥霍而无法偿还。
【老铁提醒】一些骗子会以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为名骗取钱财,声称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但是在收到钱财后大多用于个人挥霍或携款潜逃。大家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了解养老保险服务,不要轻易相信能违法办理养老保险服务等骗局,切勿心存侥幸心理。
老铁温馨提示:
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多是因为缺乏子女的陪伴,在遭遇诈骗时无人可问。作为子女,希望大家都能常回家看看。老铁相信,在子女亲人的陪伴下,养老诈骗一定会大大减少。
(供稿:第一检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