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参与者低龄化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容易受到网络不良因素的危害。
网络游戏引发错误感情
01
13岁的小兰沉迷网络游戏,并在游戏中和17岁的小肖认识,双方互相加了微信并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并且在聊天过程中以老公、老婆相称。小兰家长发现后进行阻止,但小兰仍和小肖往来,并偷吃禁果,小肖明知小兰未满十四周岁仍与之发生性关系,构成了强奸罪。
天上掉馅饼,骗你没商量
02
爱玩游戏的小学生小金在手机游戏平台看到了“免费送游戏手册、游戏皮肤”的广告后,添加了对方的QQ,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多次在支付宝或微信的转账页面的收款账号栏内填入所谓的领取皮肤的编码,被诈骗2000余元。
网友的蛊惑,金钱的诱惑
03
高中生小廖通过摇一摇添加了一个女子为好友,该女子表示出租银行卡可以赚钱,小廖为了获得零花钱,于是将自己的3张银行卡出租给对方转账,该银行卡被女子用于转移电信诈骗资金,由于小廖的银行卡涉案资金较大,构成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同时银行卡被冻结,在五年内暂停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且不得开立新的账户。
未成年人网络行为存在的突出问题:
?网络言行随意放纵
?在网上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
?网上交友缺少自我保护意识
?网络价值观念模糊,如相互欺骗等
?易引发一系列未成年人犯罪,如抢劫、盗窃、诈骗等
?易造成厌学、逃学、离家出走、心理脆弱、终日沉湎网吧等问题
防范措施:
01
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带头做到不沉迷网络、手机;常陪伴,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理解尊重孩子的同时进行正面引导与监督;帮助孩子培养一两种爱好或特长。
02
未成年人应当正确认识网络、合理分配时间并在家长的指导下使用电子产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并培养自身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
03
推动监管部门、社会及网络平台多方协同发力,治理网络环境。